最受欢迎排行榜
浏览过的商品

形神兼备的石头才是好石头

发布日期:2011-11-14

        有的石友在谈到某块石头像什么时常以似与非似来形容该石头之美。美言之“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似乎如太像了则不好了,就太俗了,还是不太像的好,并借用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一些论述来当做理论依据。如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称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称的:“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等等。认为具像的石头不如相象的好,以致于误导了一些人的理念,造成错误观念,把一些甚至连他们本人都说不清楚是什么的石头,当成好石给别人看,把一羽鸡毛当成是一只鸡,弄得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

          我认为,此风不可长。不能把评价书画的一些观念完全套用到评价奇石上,因为二者不能等同。奇石是大自然造成的,注重天然;书画是人为的,注重意会。评价奇石好不好的要素:“质、形、色、纹、意(意是外延,是质形色纹的体现)”中形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古代的诗、画也讲究似与非似,但那也是有条件的。荀子说过:“形具而神生。”认为神生于形,无形哪有神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是形体,神是内涵,无形则不能通神,无神则无生气,二者对立统一。当然,奇石是大自然造成的要找到一块非常像什么的实属不易,非常之难。但也不能认为不太像的好,太像的不好,而应是越像越好。这和吟诗、做画不太一样。因为美总是具体的。“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而言就不存在”、“寓理于象,以形写神”,虽然艺术崇尚自由,但太空泛了则无意义了。传统艺术表现的主轴是形、神兼备,并以形为手段获得神的效果。“形不真则神不全”、“传神者必以形似”、“未有形缺而神全者”。张大千虽然强调重写意而不求形似,但又讲过:“绘画只有形神兼备,才能创造真正的美。”齐白石虽然说:“太似为媚俗”,但也认为:“不似为欺世”。石涛也曾说过:“以形做画,以画写形”。潘天寿也指出:“绘画,不能离形与色,离形与色即无绘画矣。”故而,仅凭主观臆断而牵强附会,是不恰当的。

         形神兼备的石头才是好石头。如果有人片面的讲神而贱形,也就奇怪了。神从何来?大不了是悟出“禅意”了,心中有了禅石则禅吗。自以为心中有禅了、清高了,别人不懂唯以自明,“你们看,我多高明”!但真问起来,则又如乡下玩童说庙里的事,知亦不知,体会不得了。所以说,禅要从神中来,神要从形中求。我们追求神似即可,像写意画一样,正是因为具象的奇石非常难得故而放宽条件。西洋画讲究具象,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谓形神兼备,价值连城,谁敢说那不是一幅好画?
 赏石文化则是人类石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块(而非石制品)为主要观赏对象,以及为观赏天然奇石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原则与方法。因此,其发展历史要比广义的石文化史要年轻得多,晚得多。而且由于东、西方民族在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显著差异,东方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是分别经历了各不相同的发展道路而形成的,其内容和特色在许多方面也截然不同。一般来说,东方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而西方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东方赏石文化实际上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现)在现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主要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
  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样地。在以自然奇石(而非石制品)为现货对象的话动方面,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据《阔子》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其实,远在此前的商、周时代(公元前廿世纪),作为赏石文化的先导和前奏——赏玉活动就已十分普及。据史料载:周武王伐封时曾“得旧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万八”。而《山海经》和《轩辕黄帝传》则进一步指出:黄帝乃我国之“首用玉者”。由于玉产量太少而十分珍贵,故以“美石”代之,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国赏石文化最初实为赏玉文化的衍生与发展。《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也归为石之一类了。于是奇石、怪石后来也常跻身宝玉之列而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上贡物品。《尚书·禹贡》曾载:当时各地贡品中偶有青州“铅松怪石”和徐州“泗滨浮磐”。显然,这些300O多年前的“怪石”和江边“浮磐”都是作为赏玩之物被列为“贡品”的。很可能这就是早期的石玩,即以天然奇石(而非宝玉或石雕、石刻制品)为观赏对象的可移动玩物。